社论
昨天,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,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,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,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。
这是一段鼓舞人心的讲话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、艰巨的历史任务。改革开放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不走老路,也不走邪路,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,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容回避的使命。
两年多前,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,胡锦涛总书记也说过,要“勇于变革、勇于创新、永不僵化、永不停滞,不为任何风险所惧,不被任何干扰所惑,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”。而今,怎样才能做到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,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”?毫无疑问,我们仍然需要“勇于变革、勇于创新、永不僵化、永不停滞”的精神,需要“不为任何风险所惧,不被任何干扰所惑”的意志。
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,是中华民族的一次重大命运抉择。正是有了改革,有了开放,才有了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。但也应该看到,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面前,一些人容易自满,容易懈怠,不愿轻易改变既定的体制、规章、制度,也不愿意正视社会矛盾。而这,极易导致社会失去活力、停滞不前。
对此我们应保持必要的警觉,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,敢于求变,主动求变,勇于变革,勇于创新。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。它不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,而侧重于体制的全面创新;不再是某一方面、某一局部的创新,而是涉及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创新。没有一点魄力,改革难以深入。
回想起来,那个封闭僵化的时代,给国家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。沉痛的历史教训让我们明白,改革只能前进,不能倒退,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动摇。如果说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,我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也唯有坚定不移继续依靠改革开放。
更须指出的是,风险和干扰总是同改革相伴相生。一方面,在打破条条框框束缚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新的条条框框,一些不合理的制度、潜规则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桎梏,一些既得利益者会对改革形成阻力;另一方面,改革总是意味着对僵化思维的突破,对既有边界的突破、延伸,总会引来不解、质疑乃至指责。也因此,能否排除干扰,不惧风险,不僵化,不停滞,考验着我们的改革勇气与定力。
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,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,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,大胆创新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,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。那么,如何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?如何加快法治建设进程,更好地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?如何完善公共服务,在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?这一切,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发展课题。
历史已经证明,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,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,是应对当前和未来风险挑战的基础所在、力量所在、信心所在。我们相信,历史还将证明,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节点上,只要我们能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,继续将改革向纵深推进,就一定能绘制出更加辉煌的时代画卷!
沉痛的历史教训让我们明白,改革只能前进,不能倒退,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动摇。如果说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,我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也唯有坚定不移继续依靠改革开放